查看原文
其他

别太瘦,当心骨质疏松盯上您

骨科大夫 2021-08-04


骨质疏松症

发病受多种因素的影响,其中最让人忽视的是体重因素。

也就是说,瘦人,尤其“小老太太”、“苗条大妈”,发生骨质疏松症的机会明显大于正常体型者。

国内外学者的研究显示,体重因素是影响人体骨质疏松症发病的重要因素之一,体重与骨质疏松症之间是反比的关系。


也就是说,体重相对重的人,骨质疏松症发生的可能性小。


反之,体重过轻,体型纤细者,骨质疏松症和因骨质疏松导致骨折的可能性明显增加。



 如何判断一个人的胖瘦?


人的胖瘦不是用“体重”来衡量,因为每个人的体重与性别、年龄、身高等许多要因素有关,人与人之间没有可比性。


所以,人们用“体重指数”替代“体重”指标来判断人的胖瘦。


首先要测量出身高(米)和体重(千克),然后用下面公式计算出自己的“体重指数”。

体重指数

体重(千克)/ 身高(米)2
体重指数< 20 为低体重

体重指数 20-24 为正常体重

体重指数> 20 为超重或肥胖体重。

研究表明:


低体重指数人群是患骨质疏松症的高危人群。


体重指数越低,人发生骨质疏松性骨折的危险性越大。



为啥“瘦人”容易出现骨质疏松症?

1、“瘦人”体内脂肪组织比正常体重指数的人少。


而人体内最有活性的雌激素偏偏青睐脂肪组织。

体内脂肪的减少意味着体内雌激素水平的下降,而雌激素是影响人体内钙吸收的主要激素。


雌激素的减少使人体内钙吸收出现不同程度的障碍,不利于增加骨密度,容易出现骨质疏松。


2、通常饮食摄入较少


尤其肉类等动物蛋白和含钙量较高的奶制品摄入量明显不足,造成骨骼代谢所需的“原材料”


如:钙、磷、微量元素、蛋白质等严重不足,导致骨质疏松的发生。


3、关于低体重状态,
导致自身骨骼上所受到的压力减小。而人体骨骼的受力状态直接影响骨的密度和强度。


当骨骼承受压力增加,有利于血液中的钙离子向骨骼聚集,骨密度增加。

反之,如果骨骼上的压力减少,钙丢失增加,骨密度减少,出现骨质疏松现象。


如何预防骨质疏松?

1、适当增加体重


人体内适量的脂肪对于保持代谢平衡,增强免疫力起重要作用。


一些年轻人以瘦为美,过度节食,长此以往,体内的脂肪消耗殆尽,中年后极易发生骨质疏松。


一些中老年人,“三高(高血脂、高血糖、高血压)”而过度节食,体重指数长期处于超低水平,也成为骨质疏松的危险人群。


2、从食摄入环节入手,适当日常饮食中肉类、蛋类、奶制品、豆制品的食入量,


同时注意饮食构成的平衡,提倡动物蛋白、海产品、牛奶及奶制品、豆制品、绿叶蔬菜均衡摄入。


做到“五不食”,即不偏食,不挑食,不素食,不暴饮暴食,不过度节食。



3、保持良好生活习惯。戒酒,戒烟,少饮浓茶、浓咖啡,少喝碳酸饮料。


4、坚持运动和体育锻炼


根据每个人的身体状况,选择适合自身的运动方式,并坚持不懈,持之以恒。


由于体重偏轻,骨骼上承受压力相对小,建议选择以产生垂直力为特点的运动方式。


年轻者可选择跑步、登山、球类、较长距离行走等运动方式。


年长者,或骨质疏松较重者,可选择慢走、慢跑、原地踏步、运动跳跃、踮脚等以身体上下运动为特征的运动方式。


5、多种方式补钙、补充维生素D


常人每日大约需要1000—1200毫克钙离子,主要通过饮食从食物中获取。


往往摄入食物较少,体内钙离子严重不足,更容易导致骨质疏松症。


通过补钙,可以部分缓体内缺钙状况。补钙首选方式是喝牛奶。


一杯牛奶(200毫升计算)含钙大约240毫克钙。坚持每日饮1-2杯牛奶,可以有效缓解体内缺钙状态。


维生素D有利于食物中的钙在肠道中被吸收,同时“帮助”血液中钙向骨骼聚集。


所以补钙的同时别忽视补充维生素D。



现在有一种“碳酸钙D3”的非处方药,其主要成分是钙剂和维生素D,服用非常安全方便。

“窈窕淑女,君子好逑”,形容纤细身体给人以美感,殊不知,骨质疏松早已盯上窈窕的“瘦人”。


梁实秋先生在一篇散文中,对鸟儿有这样的描述:鸟儿的身躯都是玲珑饱满的,细瘦而不干瘪,丰腴而不臃肿,真是减一分则太瘦,增一分则太肥,那样的秾纤合度”。
真希望梁先生讲的不是鸟,而是人。

至少这样体态的人不容易被骨质疏松症盯上。

 ---张光武



来源:张光武 北京大学首钢医院 骨科

本文由骨科大夫整理排编

图片来源自网络

文章仅供参考和学习分享

 一切视患者自身情况和以专业医生诊断治疗为准


有一份颈椎病手术说明书,请接收!

4 大高低肩的危害,幸好有矫正方法!

隐形杀手——骨质疏松症

潜在的“危害”——骨质疏松症

   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

    文章有问题?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